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337篇
  免费   6716篇
  国内免费   4281篇
耳鼻咽喉   951篇
儿科学   1056篇
妇产科学   718篇
基础医学   5706篇
口腔科学   1610篇
临床医学   17539篇
内科学   10705篇
皮肤病学   1643篇
神经病学   2948篇
特种医学   51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4篇
外科学   9371篇
综合类   37567篇
预防医学   13640篇
眼科学   1328篇
药学   14120篇
  112篇
中国医学   15433篇
肿瘤学   3546篇
  2024年   538篇
  2023年   1855篇
  2022年   2120篇
  2021年   1923篇
  2020年   2515篇
  2019年   2728篇
  2018年   2803篇
  2017年   1707篇
  2016年   2245篇
  2015年   2395篇
  2014年   6815篇
  2013年   5069篇
  2012年   5714篇
  2011年   6443篇
  2010年   5864篇
  2009年   5941篇
  2008年   5719篇
  2007年   6028篇
  2006年   6127篇
  2005年   6273篇
  2004年   5463篇
  2003年   4979篇
  2002年   4265篇
  2001年   4137篇
  2000年   4484篇
  1999年   4331篇
  1998年   3919篇
  1997年   4038篇
  1996年   4081篇
  1995年   3574篇
  1994年   3211篇
  1993年   2413篇
  1992年   2328篇
  1991年   2017篇
  1990年   1705篇
  1989年   1545篇
  1988年   910篇
  1987年   764篇
  1986年   695篇
  1985年   632篇
  1984年   552篇
  1983年   450篇
  1982年   463篇
  1981年   362篇
  1980年   243篇
  1979年   179篇
  1978年   119篇
  1977年   64篇
  1965年   75篇
  1964年   6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目的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和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五味子醋制前后潜在的质量标志物。方法采用UPLC-Q/TOF-MS解析生、醋五味子饮片中主要的木脂素类成分,并运用多元统计方法筛选出炮制前后潜在的差异化学成分,即化学标记物。进一步通过网络药理学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显著差异成分相关的主要作用靶点和通路,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关系,预测生、醋五味子潜在的质量标志物。结果筛选了五味子醋制前后差异性成分40个,其中8个为生、醋五味子之间显著性差异成分(即化学标记物)。鉴定并确认了其中的5个化学成分,分别是5-羟甲基糠醛、五味子甲素及其同分异构体、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酯丁。而其余3个化学标记物通过解析一级、二级质谱信息,推测它们很可能也属于木脂素类成分。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表明,鉴定并确认的5个潜在质量标志物与五味子的主要药理作用密切相关。最终五味子乙素和5-羟甲基糠醛被确定为最具代表性的潜在质量标志物。结论五味子醋制前后其化学成分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变化,经研究分析确定五味子乙素和5-羟甲基糠醛可作为五味子醋制前后代表性的潜在质量标志物,并推测木脂素类成分可能为五味子醋制保肝的重要效应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听觉统合训练(auditory integration training,AIT)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4例2.5~6.0岁的ASD患儿做为研究对象,分为听统组21例和对照组23例,听统组应用AIT加综合干预方法,对照组仅用综合干预方法。采用孤独症行为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及相关发育障碍心理教育评定量表中文修订版(China Psycho Educational Profile,C-PEP)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时两组患儿的ABC量表和CARS量表得分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时,与对照组相比,听统组的ABC量表总得分显著下降(t=-2.044,P0.05),尤其是感觉因子和生活自理能力因子得分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6,-2.075,P0.05);听统组的CARS量表总得分也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6,P0.05)。研究结束时,AIT组的C-PEP测评升高,月当量较对照组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0,P0.05)。结论:AIT对ASD患儿治疗有效,可以改善患儿的感觉异常,提高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因此,AIT是一项干预ASD患儿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4.
正IgA肾病(IgAnephropathy,IgAN)是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国外IgAN患者10年后约10%~25%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20年后约25%~50%进展至ESRD[1]。中国IgAN患者10年肾脏累积生存率为83%,20年为64%[2]。因此IgAN的防治是慢性肾脏疾病的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55.
56.
王贤慧  刘丹丹 《癌症进展》2021,19(16):1621-1624
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侵袭性恶性肿瘤,转移范围广,易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导致预后不良.近年来,临床一线治疗方案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仍主要采用以化疗为主、放疗为辅的综合治疗,但患者易发生耐药和复发.随着科技进步、分子生物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SCLC病理机制的深入研究,推动了多种基于SCLC遗传变异的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本文总结了SCLC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和相应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相关临床研究,有助于为SCLC的治疗探索新的治疗途径,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早期去骨瓣减压+颞肌贴敷术治疗幕上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去骨瓣减压+颞肌贴敷术治疗的34例幕上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间分为早期组(发病后24 h内手术,16例)和常规组(发病后24~72 h手术,18例)。结果 早期组术后1个月死亡1例;常规组术后1个月死亡2例,术后2个月死亡1例;其余30例术后至少随访6个月。与常规组相比,早期组术后3、6个月脑梗死面积明显减少(P<0.05),神经功能及脑灌注明显改善(P<0.05)。术后3个月,早期组恢复良好率(60.0%,9/15)明显高于常规组(20.0%,3/15;P<0.05);两组术后6个月恢复良好率无统计学差异(60.0% vs. 33.3%;P>0.05)。结论 对于幕上大面积脑梗死,早期去骨瓣减压+颞肌贴敷术能够显著减少脑梗死面积,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58.
在非高血压性ICH病因中,脑血管结构病变如脑AVMs、海绵状血管瘤、rete MCA等可能通过 病变局部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导致患者ICH风险增加;抗凝药和溶栓药物的应用可能通过 改变患者血液凝结状态导致ICH;目前还发现抗抑郁药物等其他药物也有潜在导致患者ICH发生的风 险,其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还发现,一些全身性因素如血糖异常、肝功能异常,甚至儿童时期的生长 暴露也可能影响患者的ICH风险。  相似文献   
59.
目的 系统评价左乙拉西坦(LEV)和苯妥英(PHT)作为二线用药治疗儿童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CSE)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英文电子数据库,纳入对比LEV和PHT作为二线用药治疗儿童CSE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纳入7个研究,共1 434名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LEV组CSE的控制率高于PHT组(RR=1.12,95% CI:1.00~1.24,P=0.05);24 h内癫痫复发率(RR=0.82,95% CI:0.22~3.11,P=0.77)和需要进一步抗癫痫药物治疗率(RR=0.97,95% CI:0.64~1.45,P=0.8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7,95% CI:0.55~1.09,P=0.15)。结论 LEV治疗儿童CSE的有效性优于PHT,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